終於結束了!這一次的麵包比以前所做的好吃得多。不能說是完美的:最下面的一層有點硬,酸味也有點淡,而且。。。我。。。那個。。。有點。。。忘記放鹽(好在最後想起來了,把鹽撒在麵團再揉一下,可結果味道依然有點淡了)。但是我還是十分滿意,充滿興奮!外面很酥脆,一點也沒有乾,裏面很Q(正常的說法是。。。?)也看起來比較像專業麵包店賣的麵包。
那我做了什麼不一樣?首先我用了另外一個盆,這個可以蓋著。蓋著就會保持水分,而好像是水分讓好的crust出現。是這樣(蓋不顯示):
可惜這個東西有點大,所以麵包的形狀才變成了這麼平。
我也發現了,好像等crust出現就要把蓋拿下來,這樣crust也會變更加咖啡色。這次可能我拿了有點晚,所以顏色很淺。
然後,這也是我第一次只用白麵粉,沒有用全麥麵粉(雖然starter本來是用全麥的,所以還有一點點)。我也不知道到底這個不同的地方的效果是什麼。
還有,揉麵團的時候我努力地用了少點麵粉。這樣麵團很容易貼到砧板,所以有點麻煩。這也應該是為了保持水分吧。
烤的時候,我調了232 C。蓋著烤了二十分鐘,然後拔出來轉一次(因為烤箱應該不會太均勻)。再做了兩次,一共烤了一個小時,轉了三次。最後一轉,把蓋拿下來,火調到177 C,再烤了十分鐘。在這個時間裡,外面變了稍微黑一些。
好了,那下次我要改變的是:
- 烤40分鐘之後就不蓋了,也烤的時間要短一點
- 如果找得到的話,用小一點同類的盆
- 讓麵團留久一點,為了變更酸
- 記得加鹽。。。
那就是這樣。有問題或者建議盡量留個評論吧。
沒關係我也常常忘了加鹽!沒問題的~你的實驗越來越進步了 : )))這麼厲害~~~
ReplyDelete就是Q啊!那是正確說法!QQQQQQQQQQQ~~~~